16位理财子高管畅谈行业发展 2023年1月银行理财月度资讯合辑
火狐电竞官方网站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管理实施办法》
深圳将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预计到2025年财富管理规模达30万亿元以上
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银行理财行业合作大于竞争,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
交银理财董事长张宏良:银行理财转型进入2.0时代,机构主体要“自我革命”
光大理财副总经理李永锋:债券资产在确定性票息支撑下,理财产品净值正逐步回归
感谢“六六”等多位志愿者及相关合作机构对于该合辑编制中的协作及鼎立相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读者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月度资讯合辑制作过程中,收到了各方机构从业人员的多次指导和帮助,在此对于相关领导和同仁致以衷心感谢,并欢迎各界对于资讯合辑提出改善意见。未来将按月定期发布,欢迎关注!
本着公益原则,该资料免费发布,仅可用于学习、交流所用。不得用于商用谋利,若发现,将保留采取法律追究及其它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银保监会网站9日消息,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办法》指出,明确归口管理要求,明确数据质量责任,强调数据安全保护,对接数据治理要求,重视数据价值实现。
在归口管理方面,《办法》明确监管统计工作归口管理要求,对监管统计管理机构归口管理部门职责作出界定,对银行保险机构归口管理部门职责予以明确,同时列明各相关主体职责边界。
数据质量责任方面,为督促银行保险机构重视数据质量,《办法》明确提出银行保险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承担最终责任。
为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不断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发挥监管统计资料价值,《办法》明确提出监管统计数据分析应用相关要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手段,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应用,充分发挥监管统计资料价值。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办法》在修订过程中充分征求并吸取行业意见,应有利于推动和加强银行保险机构监管统计管理,规范监管统计行为,提升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强化监管统计数据安全保护,促进监管统计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1月17日,理财登记中心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银保监会及中央结算公司2023年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部署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忠富以“认清新形势 把握新机遇 共同谱写中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作工作讲话,中心党委副书记、总裁成家军作工作报告,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管圣义主持会议。中央结算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参会,中心领导及全体员工参加会议。会上对中心2022年度优秀员工、专项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
会议认为,2022年以来,中心在银保监会的指导和总公司党委的领导下,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专业服务支持理财市场规范运行,以重点项目推进夯实中心高质量发展基础,各方面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热潮。初步建成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支持国家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建成上线养老理财管理系统,全面支持养老理财试点。持续建设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成为监管认可的技术平台,服务机构数量稳步增长,中心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中心2023-2025年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中心上下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秉承“服务监管、服务市场、服务投资者”职能定位,践行“党建引领、治理有效、专业创新、敬业担当、合作自律”工作总要求,以落实监管要求、响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施中心三年发展规划为主线,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战略协同,深化“四化”管理,强化合规经营,强化服务质效,全面持续推进中心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理财行业蓬勃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日,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银理财”)理财信息登记直联报送系统顺利通过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以下简称“理财登记中心”)的验收并成功上线,实现了理财登记系统(一期、二期、三期)全面直联。
一直以来,农银理财高度重视理财信息登记工作,在监管部门和理财登记中心的指导下,积极推进理财信息直联报送系统建设。第一时间会同农行西安研发中心成立联合项目组,组织业务和技术骨干,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联动协调项目组各方力量,毫不动摇抓好工作连续性,在理财登记中心的支持帮助下,如期圆满完成了直联报送系统的验收上线工作。
本次上线的理财登记直联报送系统,全面覆盖产品、资产、投资者等理财信息登记内容,通过数据校验、报送管理、监控预警、统计查询等核心功能建设,实现了理财信息全自动报送、全指标监测和全过程管理,显著提升了监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标志着农银理财监管报送工作迈入了更为全面、高效、安全的新阶段。
农银理财将始终坚守“人民金融”底蕴,继续秉持“稳健守护价值、专业驱动成长”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监管机构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数据源头治理,加强数据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为理财信息登记报送长效机制建设和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理财登记中心将按照监管要求,充分利用直联渠道,提高理财信息登记质量,进一步建设理财大数据库,在协助加强理财业务监管、促进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管理实施办法》
1月20日,为落实《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市场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相关业务,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制定了《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现予以发布并施行。明确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业务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办法》及时做好理财行业平台接入、信息交互、数据交换和数据报送等工作。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对于平台参与机构,除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外,还有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代销机构和托管机构。具体来说,销售机构应当协助首次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业务的参加人,在理财行业平台申请开立平台账户。销售机构协助参加人办理平台账户相关业务时,应当充分核实参加人身份,确保向理财行业平台报送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并根据理财行业平台相关反馈信息,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将业务办理结果告知参加人。
经查,你作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市四道营业所所长期间,违规向他人推荐云储售电有限公司理财产品,收取佣金,指导客户将资金转入云储售电有限公司账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我分局拟对你作出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
因采取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无法送达处罚文书,现依法向你公告送达《中国银保监会丹东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丹银保监罚告字〔2022〕27号)。请在本公告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到我分局领取,逾期视为已送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规定,你可在接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我分局提出陈述和申辩。逾期未提出视为放弃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你可以在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我分局提交听证申请书,说明听证的要求和理由,并签字或盖章。逾期不提出申请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经查,你作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港市长山营业所所长期间,违规向他人推荐云储售电有限公司理财产品,收取佣金,指导客户将资金转入云储售电有限公司账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我分局拟对你作出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
因采取直接送达、转交送达等方式无法送达处罚文书,现依法向你公告送达《中国银保监会丹东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丹银保监罚告字〔2022〕26号)。请在本公告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到我分局领取,逾期视为已送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规定,你可在接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我分局提出陈述和申辩。逾期未提出视为放弃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你可以在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我分局提交听证申请书,说明听证的要求和理由,并签字或盖章。逾期不提出申请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自理财销售新规发布后,多数银行、理财公司纷纷着手对旗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方式进行调整优化,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机构仍然存在不规范的问题。2023年1月4日,记者调查发现,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方式五花八门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银行及理财公司在理财产品主页说明上,仅展示了业绩比较基准数值,并未说明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也缺少关键的风险提示性文字。
在分析人士看来,理财销售新规仅对于业绩比较基准展示作出了原则性要求,各家银行、理财公司理解不一,因此展示仍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不过,随着相关规定要求的细化,未来业绩比较基准展示将会越来越规范,在规范重点上,单一数值型业绩比较基准展示应当加强引导。
距离理财销售新规实施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但2023年1月4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机构仍然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形态各异的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方式依然存在。
在某城商行手机银行App理财产品主界面上,仅单独使用数值展示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并未说明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对于代销的理财产品只有点开每只产品后,才能够看见业绩比较基准的测算依据。针对旗下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则只有查看具体的产品销售文件,才能看到业绩比较基准的测算依据及不代表实际收益的提示性文字。
相似的情况在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App也有出现,例如,多家银行App虽然在理财产品主界面上对业绩比较基准的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但部分理财产品仍缺少“业绩比较基准不等于实际收益”的风险提示。
事实上,自《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理财销售新规)颁布后,业绩比较基准展示就有了原则性要求,即“不得使用未说明选择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的业绩比较基准,单独或突出使用绝对数值、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
理财销售新规自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要求理财公司与代理销售机构在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整改。自理财销售新规发布后,多数银行、理财公司纷纷着手对旗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方式进行调整优化,主要包括在理财产品主界面、产品详情界面、产品销售文件中添加业绩比较基准测算依据和风险提示文字等。
以交银理财为例,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于2023年1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交银理财已在2021年底完成了产品说明书及网站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调整,补充了业绩比较基准说明,规范了字体、色号、展示位置和规则等。此前招银理财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该公司在6月27日前开始在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中重点说明基准计算方法。
如今理财销售新规整改期已结束,为何仍有机构存在业绩比较基准展示不规范的问题?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认为,理财销售新规对于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展示没有细化规定,仅作原则性要求,因此银行、理财公司以自我理解为限,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销售倾向,所以业绩比较基准的展示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情况。
为有序规范理财市场相关行为惯例,在理财销售新规的基础上,近期,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行为准则》),要求银行、理财公司在选择展示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时加强行为规范,并设置了6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相关机构应逐条对照、积极整改。
按照《行为准则》规定,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展示应醒目显著,不得采用缩小字体、模糊色彩、缩减省略等方式影响显著性。应紧跟业绩比较基准固定数值、区间数值或指数加权等列示部分,于显著位置说明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以及“业绩比较基准不是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等涵义的文字性提示。
对于《行为准则》发布的意义和影响,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为准则》作为行业性的自律准则,对产品业绩基准展示明确了底线式的规范。交银理财前期已完成了整改工作,相关基准展示已符合行业要求。
“总体上,国有大行和理财公司的业绩比较基准基本上比较规范,和这次《行为准则》的要求比较接近。”周毅钦认为,目前中小银行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单独和突出使用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这两个问题上。本次《行为准则》也做了示例展示,未来整体整改的难度并不大。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也认为,《行为准则》具体提出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展现形式,并且给了展示案例,可以促进银行及理财公司按照标准来整改。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整改在技术上难度不大,主要是投资者的接受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产品销售。
据了解,自资管新规之后,银行就不再展示预期收益率这一指标,转而更换为业绩比较基准进行展示。作为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重要参考指标,业绩比较基准展示的规范性深受关注。
除了理财销售新规和《行为准则》外,记者此前获悉,在2021年8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曾联合多家理财公司研究起草了《理财公司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指南》,旨在对理财产品销售业务活动中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展示原则、渠道、内容等予以引导。其中就提到,理财公司在相关销售界面展示业绩比较基准时,不可在展示页面上仅体现业绩比较基准数值等内容,若页面受限,则可提示投资者查看产品说明书了解或通过弹出悬浮窗口等形式展示。
虽然对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规范越来越多,不过,仍有银行及理财公司在2022年10月因单独使用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或突出使用绝对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等问题被罚。
谈及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整改难点及建议,刘银平表示,过去部分理财公司用单一绝对或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给投资者带来一种刚性兑付的错觉,但如果用复杂的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方法,不容易被投资者理解。因此,银行及理财公司应该在投资者教育方面继续下功夫,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让投资者全面了解净值型理财产品,不会因为产品存在风险就不购买,而是要了解产品的风险特征,购买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理财产品。
“业绩比较基准实际上应该包含两个部分,由投资目标+解释说明组成,两者缺一不可。”周毅钦认为,投资目标是在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表现等因素,该产品希望达到的业绩目标。而解释说明则是配套对于上述业绩目标的设置的过程还原,例如,选择原因、测算依据和计算方法等。客户过往只看投资目标而忽视配套解释说明的比较多,需要资管机构和代销机构加强在业绩比较基准展示的销售引导,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风险,增强投资者对产品性质和特点的判断。
对于业绩比较基准展示的趋势,周毅钦进一步指出,业绩比较基准未来一定是越来越规范,但是监管对于这方面的引导需要有一定策略性。在实行方式上一定要软着陆,分步走,不能一刀切。在实行的时机上要结合市场大环境,例如,在市场大幅波动时不能盲目施行,要等市场回暖之后再实行。在实行的重点上要做一些规范,比如业绩比较基准为3%、4%这种单一数值型展示,建议监管部门要特别对这类展示形式加强规范。而在实行方法上,市场化和制度化结合,对于实际业绩和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较大、偏离次数较多的理财公司要加强督导。
你公司《关于申请核准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拟任执行董事、总经理任职资格的请示》(贝莱德建信报〔2022〕第2号)收悉。根据《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审核,核准范华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该拟任人应自我局批复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并向我局报告到任情况。未在上述规定期限内到任的,本批复文件失效,由我局办理注销手续。
深圳将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预计到2025年财富管理规模达30万亿元以上
1月8日晚,在2023年首次“深圳创投日”活动现场,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着力打造要素集聚、业态齐备、开放融合的现代化财富管理生态圈,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创新能力、开放水平、影响力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预计到2025年,深圳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0万亿元以上,吸引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财富管理机构不少于100家,注册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WFOE PFM)试点机构不少于300家。
近年来,深圳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深圳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含私募)、期货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6.6万亿元,8家机构进入《2022全球资管500强》榜单。在此期间,深圳财富管理产品服务创新亦接连不断,首批养老理财产品、首批公募REITs基金率先落地深圳,深圳也成为国内首批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的城市。个人跨境投资方面,“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一年多以来,深圳地区业务量占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业务总量超过1/3,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意见》着重体现了产业集聚、科技赋能、跨境管理、生态体系等四个导向,主要包括:促进财富管理机构集聚,完善财富管理产业体系。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及子公司在深圳落户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并对符合条件的落户财富管理机构给予奖励。促进私募基金、私募证券集聚发展,支持大中型科技企业设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CVC基金),支持设立市场化私募股权投资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促进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规范发展,支持信用评级、资信服务、不动产项目运营管理等专业服务机构加快发展。
支持财富管理行业创新,加快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鼓励财富管理机构开发ESG基金和REITs等创新产品。支持养老金融创新发展,鼓励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开发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充分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等探索推进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建设,推动信托财产非交易过户试点。按照“一产业集群、一专项基金”要求完善政府引导基金布局,撬动更多创投资本和社会财富流向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支持财富管理机构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投顾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合规提供“一站式”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加强深港财富管理合作,扩大财富管理市场开放。支持深圳财富管理机构深入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动产投资基金(REITs)等投资产品纳入“深港通”互联互通投资标的。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家族办公室,在深圳注册成立专业机构申请金融产品销售、基金投资顾问等业务牌照,或申请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合法依规拓展内地市场。鼓励深圳财富管理机构在香港及国际以新设机构、兼并收购、战略入股等方式提升服务境外投资者及全球资产配置的能力。
优化财富管理营商环境,营造行业良好发展生态。支持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深圳湾科技金融核心区高品质规划建设财富管理集聚区,形成各有侧重、互补发展格局,推动全市域财富管理行业协调发展。建设跨业态的财富管理行业协会,鼓励开展行业合规建设、标准制度制定、行业人才培训、财富管理产品评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公共活动。推进高端金融智库体系建设,举办财富管理行业高端国际论坛。
下一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积极推动《意见》各项举措落地实施,加快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金融业的力量。
近日,信银理财首次披露慈善理财业务发展规划。据介绍,目前,信银理财携手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推出的专项慈善理财产品——“信银理财金睛象项目优选(同富)系列封闭式理财产品”已累计发行4期,规模达11.7亿元,产品产生的超额收益已全部实现捐赠。
资料显示,“信银理财金睛象项目优选(同富)系列封闭式理财产品”是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信银理财、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共同推出的首款慈善理财产品。产品在设计上打通了理财产品与慈善公益结合点,投资人在购买特定慈善理财产品时,通过协议约定,可以将部分理财收益作为捐赠款直接转至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账户,用于开展包括推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在内的各类慈善项目和公益活动。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则根据实际捐赠金额为投资人开具浙江省公益事业捐赠票据。
信银理财表示,公司于2021年启动“灯塔计划”,紧密围绕服务“国之大者”的十大重点业务方向开展深度课题研究,探索和创新战略性业务发展,指引推动重点业务规划落地执行,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公司重点业务发展方向之一全面规划落实。未来,信银理财将持续释放同富产品示范效应,积极推动慈善理财业务在浙江、上海等地区落地开花,为投资人创造财富收益的同时,为其提供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新渠道,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引导财富合理流动,增进社会公平和谐。
“最近我投资的银行理财收益普遍都回正了。”作为银行理财的投资用户,朱婷婷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她所购买的多只银行理财曾在去年底时出现部分浮亏,也曾因为市场波动而赎回两只理财产品,但最终留下的几只产品中除1只外收益率均已回归浮盈。
根据招商证券的估算,由于债市回暖,去年12月下半月最短持有期固收类、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理财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8%、4.8%、2.5%,2022年全年收益率分别为1.5%、2.5%和2.3%。
回顾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首次直面市场波动的冲击。这一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程度达到了95%以上,理财产品的估值方式也从成本法变为市值法。然而,初次将市场波动通过净值展现在投资者面前,理财公司却遭遇了年初权益市场、年底债券市场两次大幅波动。
受此影响,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大概率出现下降。有市场分析预计,在去年11月份债券市场波动之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或一度达到了30万亿以上。但11月以来的波动导致了1万亿-2万亿规模的赎回,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也因此再度回归到年中时的29万亿左右。
这引发了理财机构的集体反思,不再“刚性兑付”的银行理财究竟应该如何破局?银行理财产品应该如何提升质量?展望未来,理财公司挑战依旧不小。但波动却有助于推进市场的不断进步。有业内人士预计,银行理财产品将回归稳健投资的定位,其规模也将在今年重拾涨势。
“我的银行理财怎么亏了?”去年11月底,刚刚工作了一年的公司白领王欣晨发现,几个月前她第一次尝试用1万元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因规模下降而提前终止运行,而收益出现了50元的亏损,随后王欣晨将剩余的资金存入了银行定期。
与王欣晨一样,年过六旬的赵淑艳近年也将不少原本放在银行理财的资金赎回,转向购买了大额存单、银行定期存款等。虽然大额存单并不好抢到,但对于“保本总比亏了强”的赵淑艳而言,利率3%左右的存款产品更让她安心。
去年11月份,由于防疫、房地产等出台了多重超预期的政策利好,振奋了市场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股市迎来一波小高潮。但“股债跷跷板”效应却让债市出现了震荡。
“这样的震荡对于债市而言本不是什么大事,但银行理财净值化却将这种波动放大。”有债券市场人士表示,市场波动直接体现在了银行理财的净值上。
有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客户无法理解的是,为何以债券为主的稳健型理财产品会出现浮亏,每天会收到不少客户相关投诉。
华夏理财总裁苑志宏在近期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直言,当时市场形成了负反馈,基本表现为“债市下跌-产品净值回撤-客户赎回-产品被迫卖债-债市加速下跌-产品净值进一步回撤-客户继续赎回”的循环。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在全市场超过3万只银行理财产品中,净值小于1的理财产品占比约为27%。
在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看来,一年中两次股债市场波动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均未能幸免于回撤,部分产品出现亏损,这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客户而言压力较大。
2022年年初,由于权益类市场持续波动,让在此前刚刚尝试布局权益类市场的理财公司首次陷入了舆论风波。2021年起,理财公司重磅推出含有权益类资产的“固收+”理财产品,这类在市场向好时可以为投资者赚取更高收益的混合类理财产品,却在这场波动中出现波动。
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地区财富管理人士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该行在2021年底到2022年初推出了大量的混合类产品,有部分产品出现浮亏。
权益类市场的铩羽,也让理财公司在底层资产的选择上出现了“羊群效应”:曾经的“固收+”变为了“固收-”,权益类资产占比持续下降,纯债类理财产品悄然占据上风。
根据银行业理财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持有权益类资产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0.87个百分点。另据周毅钦估算,从2020年到2022年6月底,混合类产品从15%跌了10个百分点,固定收益类产品从84%增加到94%。
这种寻求稳健理财的做法,却为后来债券市场震荡中的收益回撤埋下了伏笔。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混合类产品收益率回撤、部分客户赎回理财后,客户的持仓向PR2(中低风险)、PR1(低风险)等更低风险等级的产品迁徙,但这类产品在年末出现了局部浮亏。
“原有的银行理财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收益偏好在存款、理财和公募基金之间重新选择。”苑志宏表示,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将转向存款,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将转向公募基金。
即便是风险偏好较高的朱婷婷也在去年底的波动中,将其持有的近4成银行理财赎回转投大额存单。她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银行理财产品在她的配置中,是稳健打底的资产,其作用是为了与股市、基金形成的高风险进行对冲,但如果银行理财收益不理想,不如转为存款。
由于各类市场波动不断,利率已降到历史低点的银行存款反成了投资界的“香饽饽”。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为了安抚市场情绪,理财公司自购旗下产品、调降业绩比较基准、重拾摊余成本法估值等多措并举,挽留客户。
“理财公司从银行的资管部独立成为子公司时,行业普遍认为未来一片坦途,规模增长也不在话下。但现在大家却在拼命保规模阶段。”某理财公司人士直言,虽然当前市场已经有所企稳,但这一年来行业才真正意识到了市场波动给投资者带来的冲击程度能有多大。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这一年他们意识到,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之后就不断推进,至今已有4年,“打破刚性兑付”“买者自负”在行业中已经形成了共识,但这一共识却未在投资者群体中达成。
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表示,购买银行理财的客群,主要是以银行的储蓄客户、个人客户为主,风险偏好较低。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认知,主要还是低风险甚至是保本。
有数据显示,理财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超99%,持有风险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投资者数量占比超90%,一年期以下产品占比超85%。
“银行理财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普遍不高,或者将银行理财作为资产配置中较为稳定的品类,这也决定了银行理财的定位依然是稳健投资。”周毅钦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将区别于基金,其风险将高于存款、低于基金。
此外,民生理财总裁张昌林认为,当前理财公司还必须要认真思考,作为理财产品的管理人,理财机构和广大投资者对净值化转型的理解是否一致。目前理财产品定位、产品体系是不是理财投资者所需要的。
交银理财董事长张宏良指出,为追求规模,“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设定偏高”,往往出现以同业同类产品而非产品资产结构、市场情况作为定价基准锚的现象,从而使得业绩基准失真。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够清晰,现金外的绝大多数产品均定位于PR2,产品说明书较小体现产品风险差异度,也使得同属风险偏好PR2的同类产品形态净值增长、净值稳定等方面的表现差异甚大。
“为追求收益达到偏高的业绩基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杠杆、久期安排往往呈现出 ‘死多头’的特征,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考量被严重弱化。”张宏良透露,含权“固收+”产品的权益仓位管理相对粗放,权益资产的成本优化与收益锁定等关键行为与理财资金的风险特征不一致。
而在去年市场波动之时,部分理财产品不得不将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但周毅钦直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比较随意。有些机构在实际业绩明显不达业绩比较基准时,不选择适当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甚至干脆直接采用“鸵鸟策略”,不再展示业绩比较基准,而如果实际业绩出现反弹后,又开始展示业绩比较基准,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
为此,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也曾多次对此予以规范。2022年6月末,监管部门已经召集各家理财公司开会研讨,规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希望能形成行业共识,防范不当或者违规展示对投资者造成误导,有效促进打破刚兑预期。12月30日,中银协还发布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第一次对“业绩比较基准”进行定义,并要求理财机构不得取消或停止展示,不得在理财产品封闭运行期间调整业绩比较基准。
在波动之下,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移,理财公司的产品也不得不随之变得更加稳健。基于客群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理财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绝对收益”作为主要策略,加大低波动资产配置,减少市场波动带来负面效应,让投资者安心地投资。
去年底债市波动导致银行理财净值回撤之后,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底层资产从债市转移到了银行协议存款、同业存单等存款类资产上,这类资产虽然收益较低,但更加稳定;同时,理财公司从此前更多推出开放式为主、以市值法估值的理财产品,回归到了长期封闭式的、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这意味着银行理财的收益仅追求债券资产相对固定的票息收益,投资者所看到的净值亦将不再随着市场变化而波动。
问题接踵而至:未来市场波动仍会持续,如果银行理财机构完全回归到了长期封闭式的、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这意味着理财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急剧下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绝对收益”策略将是短期应对之策。
汪圣明表示,以“绝对收益”为导向开展资产构建,国内金融市场可供选择的资产种类并不多,不得不集中于以获取票息收益为主要目的的固收资产,尤其是信用债市场,这个选择可以说是“身不由己”。
“理财公司需要重塑投资体系,资产组合构建更加均衡,更注重流动性。”汪圣明表示,理财机构不能够仅仅是从客户预期收益出发去构建资产,更应该是自上而下,从宏观风险因子这样一个更高的层面来做资产配置的方案。
苑志宏亦认为,对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当务之急是打造差异化核心能力。理财公司需要提升产品力,完善“产品标签”,清晰界定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提高产品与客户需求、市场点位的适配性,增加低波产品供应;要提升投资力,扩大投资边界,丰富投资策略,提高大类资产组合管理能力,提升产品管理精细化水平;同时还要提升服务力,加大对销售渠道的营销支持力度,充分运用网站、公众号、视频直播、线下客户沙龙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陪伴服务。
“理财公司在总体保持稳健定位的同时,不应排除对固收以外的其他产品,例如混合类、权益类产品的布局与尝试。”周毅钦表示,理财机构应利用此时市场的变动与机遇,弥补自身在投研能力方面的短板,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客群对产品的需求,为未来差异化发展奠定基础。
实际上,当前多家理财公司已经有所行动。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已有部分理财公司重新布局底层含有权益类、商品类资产的“固收+”产品。
南银理财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中发表文章指出,当前混合类理财投资正逢其时。债市方面,利率走势已经较大程度地反映了融资需求增加的预期;而股市方面,伴随防疫政策以及地产政策的逐步调整,2023年的国内经济增速有望显著提升,权益市场机会值得期待。
此外,宁银理财相关负责人亦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机构后续将推动产品策略的多元化,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在低波稳健固收类资产之外,亦将积极参与股票、商品、衍生品等各类市场。
“从去年的情况看,银行理财回撤相较于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依然保持在相对较小的水平。”某理财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由于理财产品与基金产品在目标客群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其呈现出来的风险特征和回撤情况也有所不同。相比之下,理财产品在中低风险领域耕耘时间更长,产品回撤控制相对更为严格。
多位投资者亦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自去年12月底以来,银行理财的收益情况已经开始由负转正。银行理财净值回撤程度和浮亏时间均小于基金等其他产品,总体基本稳健。其中,多数投资者表示,未来还会投资银行理财。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去年年底理财赎回事件表面上是理财净值回撤引发的投资者应激反应,更深层次的问题和意义在于此类事件将推动银行资管体系的完善。之后随着更多事件冲击过后,投资者真实风险偏好回归,可能会促使未来产品线上作出更清晰划分,逐步重塑行业新的打法和面貌。他预计,2023年1-2月份有望看到银行理财规模回升。
实际上,每一场波动都将促进理财市场的进步。如今银行业亦在思考,如何真正地让理财从“销售导向”转为“客户服务导向”。
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后,除了理财公司设计更需要贴近投资者之外,苑志宏表示,商业银行应尽快转变对理财业务的功能定位,适当降低对理财业务规模和创利的要求,重点着眼于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估值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银行财富管理要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某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部门相关人士亦认为,客户经理要充分了解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配置情况,为客户推荐适合的产品。在讲解产品时,除了收益以外,还应为客户揭示产品风险和确定性,让客户充分了解产品后再进行投资。
宁银理财相关负责人建议,投资者首先要认清自身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若投资者对收益确定性的要求较高,不愿接受较大的净值波动,可以配置风险评级为PR1-PR2的理财产品,较为典型的是现金管理类产品和固收类封闭式理财;若客户希望博取中长期一定的收益弹性,可以选择PR3及以上的含权益理财。
“拉长战线,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宁银理财负责人表示,短期的净值波动并不等于最终的投资结果,一时的产品盈亏不代表未来的实际收益。希望投资者不仅“买得好”,也要“拿得住”,长跑式投资,与时间做朋友。
此外,宁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还建议,投资者还需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分散化投资。市场瞬息万变,想要精准地预测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做好风险分散,是需要时刻牢记的投资小贴士。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